我國各油脂精煉設備煉油車間所產生的水化油腳含油約30%。目前各廠家在油腳利用上,有提取粗磷脂,有摻入粕粉中做飼料,有制作化工產品的,如肥皂、脂肪酸、皮革油、脫模劑、化妝品等。20世紀80年代中期,有人提出了水化油腳浸出回收中性油的可能性及其理論依據,并進行了花生、大豆油腳的生產性試驗,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十年來,該項技術在實踐中又逐漸被推廣應用到菜籽、亞麻籽及葵花籽油腳的處理,反映良好。一般認為它與傳統的鹽析撇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點:
1.油脂回收率高,且適應性強。
2.提油后的油腳直接泵入蒸脫機增加粕的產量。
3.基本沒有廢水,有利于改善環境污染問題。
當然,它也存在一些不足:
1.回收油色較深,與浸出毛油混合后會增加毛油的色澤;提油后的油腳泵入蒸脫機,由于覆蓋及結團對蒸脫機的操作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。
2.回收油隨毛油進入精煉工序,會使油腳量不斷增大而形成惡性循環。不過從理論和實踐都可以證明,利用這種方法的優勢是很顯著的,而不足之處可以通過技術關鍵的掌握加以改善或避免。
以上就是兆方糧油所介紹的精煉設備所產油腳中中性油的回收方法。